位于祁連山腳下的酒泉市肅州區金佛寺鎮觀山口村,有這樣一個在平凡而又不平凡中孕育著感動的八口之家。說它平凡,它和天下多數普普通通的家庭一樣經營著上有老下有小的樸實生活;說它不平凡,是因本為孤兒的女主人李娜和丈夫兩人十年如一日,相濡以沫撐起這個有4個病殘老人、2個年幼子女的農村家庭,他們忠誠愛黨愛國、熱心公益樂于助人、樂觀向上知足感恩、相濡以沫互敬互愛,用真情詮釋著家作為愛的港灣的真諦。
愛黨愛國,誠實守信。李娜一家人擁護黨和國家的路線、方針、政策,支持各項村級事業發展,遵紀守法,是一個在政治上信得過的家庭。從小經歷坎坷的李娜,深刻感受著黨和政府的關愛,體會著社會大家庭的溫暖。2021年,李娜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,并被確定為入黨積極分子。她對黨、對國家的深厚感情時刻影響著全家人,一家老小雖然文化程度不高,但都能自覺做到愛黨愛國、知法守法。
孝敬長輩,溫暖你我。30年前,剛出生的李娜被親生父母拋棄,養父母不能生育,托人從醫院將她領養回來。那時,她還是一個剛剛出生嗷嗷待哺的嬰兒,養父母省吃儉用3天一盒奶粉將她養大。在養父母的呵護下,她和其他小孩一樣幸福地成長著。養母在李娜12歲時患宮頸癌去世了,從那時起她挑起了家中的重擔,悉心照料著年近八旬身患肺結核的養父和單身聾啞的大伯。一日三餐,晝夜侍奉,洗澡、剪指甲、理發、梳頭……每一樣她都親自動手。2010年,大伯走路時不慎摔倒,導致腿部骨折,臥病在床三個月,吃喝拉撒全都在床上,李娜沒有嫌棄大伯,而是比以前更加細心照料侍奉,夜以繼日,端茶送飯,無微不至,從沒有半點怨言。后來大伯能下床了,她經常扶著大伯練習走路、活動筋骨。養父生病期間大便失禁,面對女兒一直都不好意思說出口。李娜再三追問,知道緣由后,立即帶上橡膠手套給養父清理。事后養父給前來看他的親戚鄰居講起此事,李娜說:“爸,這有什么,這都是女兒應該做的?!贝謇锶巳硕伎渌⑿目杉?,有這樣的好女兒真令人感動欣慰。
家風優良,科學教子。在外人眼中,這個家庭多災多難,這樣的組合日子怎么過的下去?可是他們不知道。正是這樣的一家人,在經歷了各種苦難以后心聚在了一起。他們堅信只要一家人心往一處想,勁往一處使就沒有過不去得坎兒,就沒有過不好的日子。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。李娜夫婦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、感恩孝順的樸素家風、不被磨難挫敗的堅毅品質,潛移默化地教育和影響著年幼的孩子們。兩個兒子大的7歲、小的6歲,孩子們從三四歲開始就學著幫媽媽給爺爺奶奶端水送飯,從小就知道有好吃的讓生病的爺爺奶奶先吃。李娜夫婦不僅注重孩子們的學習成績,更注重培養孩子們的孝順、獨立、勤奮、正直的良好品德。用自己樸素的言行教育引導孩子們誠實有愛,勤奮刻苦,禮貌待人,教育他們做對社會有益、有貢獻的人。
熱心公益,敬業奉獻。李娜一直覺得自己的幸福來之不易,所以要用更多的愛來回饋自己所愛的人和愛自己的人。她主動參與配合村組工作,每年都積極參加村里組織的文藝活動,還是村里的文藝骨干。在她的影響下,一家人熱心公益事業,積極投身村組每周開展環境綜合整治,動員組里的農戶一起修路、補渠。鄰里之間發生矛盾糾紛,夫妻倆主動上門做思想工作。李娜夫婦用一顆善良的心默默抒寫著對鄰里的關愛,以真誠、樸實的品格打動著周圍的每個人。
勤儉持家,鄰里和睦。李娜夫婦極其尊重家里的老人,家庭的重大事項由家庭成員互相溝通共同商議決定,只要是合理的提議,求大同,存小異,一家人共同為過上更好的日子盡著自己的最大的努力。在生活中,他們崇尚節儉,反對浪費,合理安排家庭收支,勤儉持家。雖然自己的日子過的也不寬裕,但遇上鄰居家誰有了困難,她要是知道的,就一定會盡己所能伸出友愛之手給予幫助。李娜夫婦一直堅信,只有大家都幸福了,才是真正的幸福。多年來,他們一家人和鄰居和睦相處,結下了很好的人緣,贏得了良好的口碑。
有人說,愛如果只停留在一家人之間,那么這種愛是小愛,可是把這種愛、這份情延伸到親朋鄰里以及陌生人身上,成就的就是一種大愛。就是這樣一戶樸素的農村家庭,用著點點滴滴的生活細節,詮釋著“孝”“善”“美”,用他們的淳樸、真誠、善良構筑了一個幸福和諧的大家庭?!碓?:甘肅婦女
本文采摘于網絡,不代表本站立場,如果侵權請聯系刪除!